-
设置 “全流程模拟考核”:接到 “灾情指令” 后,2 分钟内完成装备穿戴,15 分钟内通过 “模拟废墟” 找到 3 名 “伤员”(含 1 名 “重伤员” 需担架转运),全程计时并评估动作规范度、资源分配合理性。
-
考核结果与 “救援资格认证” 挂钩,未达标的队员需进行强化训练,确保 “训练过关即能上战场”。
-
每年根据全国典型救援案例更新训练场景(如 2023 年新增 “城市内涝水下救援” 模块),联合应急管理部门开发 “新灾种应对课程”。
-
引入 “VR 虚拟训练” 辅助:通过 VR 眼镜模拟 “化工厂泄漏” 等高危场景,让队员在安全环境中积累处置经验,弥补真实训练的局限性。
|